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54|回复: 1

长沙市首次发布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年度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4 09: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长沙城市道路及相关交通设施建设稳步增长,但以小汽车为代表的交通需求增长更为迅速,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仍呈恶化趋势。这是长沙街头交通拥堵的一幕。 小刘军 摄

2月3日报道 昨日,长沙首次发布由市规划管理局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共同编制的《长沙市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年度报告——2006》。报告较系统地描述了本市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和发展趋势,内容涵盖道路供给、交通需求、道路交通系统运行状况、公共交通、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以及交通规划研究等六个方面。

现状:中心区是拥堵高发区

市规划局局长罗利克表示,发布道路交通状况报告是本市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的一次新尝试,旨在客观分析现状,给人以启迪和警示,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今后,该报告的编制将形成制度坚持下去,一年一次报告,争取每年有所提高。

报告指出,2006年本市城市道路及相关交通设施建设稳步增长,但以小汽车为代表的交通需求增长更为迅速,虽然推行了一些管理措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仍呈恶化趋势。

调查显示,交通拥堵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即由三一大道、东二环、南二环及潇湘路围合的区域;过江过河交通问题突出,频繁拥堵,尤以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为甚。以2006年8月统计数据为例,五一大道、芙蓉路、八一路、东二环线等均有不同程度拥堵,其中,二环线以内拥堵次数占拥堵总数的89.5%,主次干道拥堵占拥堵总数的95%,过江过河通道拥堵占拥堵总数的17%。中心区交通流集中的时间分别是:早高峰7时40分至9时,晚高峰多在17时至18时30分,其中晚高峰时间出现拥堵次数占39.58%。

  原因:供求之间有突出矛盾

专家分析认为,中心区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存在突出矛盾,集中表现为:道路交通需求增长迅速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交通高负荷区与近年道路建设布局不对应;路网结构不合理,路网疏密不均,快速路和支路网密度偏低;“公交优先”尚未落实,公交线网布局亟待调整;静态交通设施与动态交通不匹配,停车空间和停车设施严重不足,乱停车现象相当普遍等。同时,在新区开发中,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中心区人口的有机疏散。

建议:多层面研究交通规划

针对目前的交通状况,该报告建议,应加强道路交通多层面的研究,在中心区实施交通改善规划,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据悉,本市目前已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面开展了多项交通规划研究,包括市公共交通研究规划、市停车场专项规划、市劳动路及营盘路过江通道概念规划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长沙论坛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5-5-5 00:18 , Processed in 0.0735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