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1|回复: 0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揭晓 长沙三县入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7 18: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face=宋体>今天,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在广州增城市揭晓,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占7席。据悉,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不仅评价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还着重评价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BR>  <BR>  报告指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格局出现一些动态变化特征: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数比例大,该省参加评价的58个县(市)中有26个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县域经济强县之间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县域经济强县组团,为城市群建设、区域统筹和区域一体化奠定了基础;山东省县域经济单位多,差异性大,百强县增数多,该省县域经济单位91个,远远多于浙江省58个和江苏省52个。<BR>  <BR>  值得关注的是,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正在改变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格局。<BR>  <BR>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2.3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14.9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7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212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5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7590元。<BR>  <BR>  刚刚揭晓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前10名分别是: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江苏吴江市、浙江慈溪市、浙江绍兴县、江苏太仓市、福建晋江市、江苏宜兴市、浙江义乌市、浙江余姚市、山东荣成市。<BR>  <BR>  新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有9个:黑龙江肇东市,江苏姜堰市,浙江嵊州市,江西南昌县,山东青州市、高密市,湖南宁乡县,广东博罗县,陕西神木县。<BR>  <BR>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主任刘福刚介绍,此次将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强县富民”和“科学发展环境”列入评价体系。他说,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强县”和“富民”不统一的问题,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社会治安等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中非常严峻的“约束因素”。<BR><BR>人民网增城7月6日电 7月5日-6日,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广东省增城市召开,来自国务院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农业部、中国政策研究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等有关单位专家学者,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经济杂志、人民网、中国县域经济网、广西县域经济网、山西县域经济网等新闻媒体以及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黑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等省(市、区)县域经济工作机构、学术团体和县(市、旗)领导20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BR><BR>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需要科学研究和指导,及时总结交流新时期县域经济的实践经验,对推动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非常重要。研讨会交流了省(市、区)县域经济发展动态信息,总结了新时期县域经济理论研究成果,总结了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和新模式,发布了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BR><BR>  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以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增城模式。广州增城市因地制宜将全市划分出南中北三个主体功能区,以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和城镇布局,促进南中北地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走出一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新路子。双流县(统筹“三个集中”,统筹城乡发展)、江阴市(强县富民基础上建设“幸福江阴”)、西昌市等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新模式和优秀范例县(市)分别在研讨会上做了介绍和交流。<BR><BR>  贵州省、湖南省、山东省、四川省做了发言,其他省(市、区)县域经济工作机构和学术团体做了书面交流。<BR><BR>  研讨会上,发布了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在评价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基础上评价县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揭晓(见表格)。报告指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格局出现一些动态特征:浙江省百强县的富民程度高;江苏省百强县规模大,强县最强;山东省百强县增数多,强县的居民收入水平有待提高。中西部地区一些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正在改变百强县的格局。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数的5倍,经济密度是全国平均数的10倍,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生力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BR><BR>  评价报告还对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强县富民”和“科学发展环境”进行了评价,为推动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探索。报告指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强县”和“富民”不统一的问题。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社会治安等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非常严峻的“约束因素”。报告同时指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县域经济需要与城市群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结合起来,需要多层次的统筹安排,来推动新时期县域经济的科学大发展。<BR><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40)this.width=64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http://unn.people.com.cn/mediafile/200807/07/F200807070916072021015514.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40)this.width=64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leadcode('Content12825950');
//-->
</SCRIPT>
&nbsp;</FO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长沙论坛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5-5-4 21:19 , Processed in 0.07674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