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96|回复: 2

安徽文科状元的“三哭”!震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 17: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有时候都无法想像,一个孱弱的母亲如何在家里做着繁重的农活和家务,而我的父亲是如何一个人背井离乡地捡收着破烂?……母亲瘦弱的肩膀挑起的仅仅是一个家吗,而那父亲租住的10平方里除了夏日里的炎热、腐臭的破烂味,还有多少汗水和他们对儿子无私的爱!”——摘自王晓涛高中时的日记
这是一个贫困的家庭的奇迹!父亲靠捡破烂支撑着这个家,他的儿子王晓涛今年高考却考了安徽省文科第一名!(详见本报6月27日报道)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奇迹的背后有着怎么样的感人故事?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了这个贫寒的家庭,发现奇迹不是王晓涛一个人创造的,在王晓涛人生最重要的三个转折点,是他的家人一次次的牺牲和成全,才成就了文科“状元”这个奇迹的诞生。面对家人的牺牲,王晓涛三次流下了热泪,更让人为这个坚强的家庭而感动。
◆一哭
父母拒绝他辍学去打工
    王晓涛的家并不容易找,记者转乘了许多次车,才来到太和县二郎乡小王庄。
    小王庄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姓王,因为贫穷,以前从来就没出过一个大学生,村民也没有财力去供孩子读书。王晓涛的家在村庄的最西头,砖头砌成的房子已经摇摇欲坠,是村里最破落的房屋了。
    走进王晓涛的家,除了堂屋里挂着的两个挂钟,家里没有一样值钱的物品,而就是这两个挂钟也是王晓涛的父亲王林从150公里外的凤台县捡破烂得来的。
    王林今年42岁,他的妻子韩丽今年43岁,夫妻俩都是农民,韩丽更是长年生病在家,不能干重体力活。由于村民都很贫困,村里的孩子最多也就读到初中,然后就辍学去外面打工。王晓涛读完初中后,父亲王林也曾思考过,该不该让王晓涛去打工,如果让他继续读书,这个家庭势必更加贫困。虽然当时王晓涛的中考成绩是全校第一名,但他仍然很懂事地说:“我不想读书了,我想打工挣钱!”。
    儿子的一番话让父亲很心疼。这个贫困的家庭最终决定:让孩子继续读书。当父母送王晓涛去县城读高中时,王晓涛哭着说:“爸爸、妈妈,我会好好读书的!你们放心!”
◆二哭
父亲背井离乡去捡破烂
    王晓涛度过了人生第一个重要转折点,但却让这个家庭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王林想外出打工,但是又舍不得让体弱多病的妻子独自撑着这个家。最终,还是妻子韩丽开了口,“你出去打工吧,我会照顾好这个家的。”
    2005年,王晓涛在上高一时,王林决定外出捡破烂。瞒着儿子王晓涛,王林悄悄告别了妻子,去了离家150公里的凤台县捡破烂。王林告诉记者,之所以瞒着儿子,是不想他担心。当记者问王林为什么不在太和县城附近捡破烂时,他说:“我不想让儿子见到我难受!”
    王晓涛双休日从太和一中回家,当得知父亲为了这个家去捡破烂时,王晓涛哭了,他为自己不能照顾这个家而哭泣,为自己不能帮助父母而伤心。而此时的王林已经在凤台县租了个10平方米的小屋,整天蹬着三轮车,扯着嗓子吆喝:“收破烂呀!收破烂呀!”
    寒暑假的时候,每当王晓涛提出要去凤台县给父亲帮帮忙时,父亲都一口拒绝,“收破烂有什么好看的”。父亲王林告诉记者,其实,他不想让儿子一边学习,还一边想着他捡破烂的背影。
    记者在王晓涛的日记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我有时候都无法想像,一个孱弱的母亲如何在家里做着繁重的农活和家务,而我的父亲是如何一个人背井离乡地捡收着破烂?……母亲瘦弱的肩膀挑起的仅仅是一个家吗,而那父亲租住的10平方里除了夏日里的炎热、腐臭的破烂味,还有多少汗水和他们对儿子无私的爱!”
◆三哭
弟弟把读书机会让给他
    王晓涛的弟弟王庆比他小2岁。王晓涛告诉记者,他上高中时每次从县城回家,孱弱的母亲总会将家里鸡生的蛋留给他,而弟弟总是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每次当王晓涛偷偷将鸡蛋放到弟弟碗里时,弟弟总是急忙把鸡蛋送到哥哥碗里,说:“这是妈妈留给你的!”
    王晓涛读高二时,弟弟王庆正在当地二郎中学读初三。看着辛劳的母亲一个人在家,一天下午放学后,王庆终于将憋了几个月的一个决心告诉了妈妈:“我不去上学了,我要出去打工供这个家。”当时,母亲韩丽哭了,她知道这个家再也没有钱供两个孩子读书了,“他是把读书机会让给哥哥呀!”
    随后,王庆和村里人一起到杭州打工。王晓涛回家得知此事后,他难过极了,他甚至一度责怪妈妈:“为什么你允许弟弟不上学呀!你可以把我每个月的生活费扣一半给他呀!”那一次,王晓涛将家中贴满一面墙的自己的奖状全部撕了下来,一边撕一边哭着说:“都是这些奖状,要你们何用,害得我全家辛苦劳累!”
    2008年春节,在外打工的王庆回家了,他带回来2000多元的工资。“我刚刚做小工,还不太熟悉,以后会赚得更多,哥哥读书的钱不用再愁了”,王庆说。
    6月27日下午,王林得到儿子成为安徽文科“状元”的消息后,赶回了家,他激动地对儿子说:“这是我们家一个好的开始,孩子,你还要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08-7-2 17: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 17: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长沙论坛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5-5-4 21:16 , Processed in 0.05948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