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59|回复: 0

钓鱼岛东海之争中国有三张大牌为什么不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0 01: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海之争中国有三张大牌为什么不打?   
一是在谈判中提出归还钓鱼岛。中国应该逢谈东海必讲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要求日本归还。钓鱼岛就在东海,不能抛开它就东海谈东海,按日本提出的所谓中间线谈,甚至跑到日本去谈,那就被动了,是被人家牵着鼻子在走。看看日本在朝核六方会谈时,离题万里的人质问题都拿出来谈,以争取谈判的筹码;日本小泉时不时地到北方领土示察;韩国人也时常到独岛上宣示主权。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谈判中要求日本归还钓鱼岛?这张事关国家主权的大牌为什么不打?民间保钓人士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可惜媒体宣传得太少了,为什么?
二是提出琉球群岛的归属未定的历史问题。琉球600多年前就是中国的属国,受明朝皇帝朱元璋册封,向朝廷进贡。那里的民众过去用汉文,过汉节,许多风俗与中国大陆福建淅江相同,关系远比日本密切。直到19世记70年代它才被日本武力占领。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还与日本谈判――南琉球归大清国,北琉球归日本。甲午战争后日本将台湾连同钓鱼岛一并占领。开罗会议时,美国罗斯福总统曾两次说战后将琉球归中国,但蒋介石没有要,后来又后悔成了千古恨。既然日本蛮横无理地将中国春晓等油田起了日本名子,我们为什么不能提琉球归属问题?日本19世记占领了中国的属国琉球,21世记又想占中国的东海,我们决不能同意日本的所谓中间线。东海划界就是要重提琉球归属的历史问题,让日本担心。
三是在谈判中重提日本战争赔偿问题,至少要先提民间战争赔偿问题。1972年中日建交联合公报中,有关中国放弃对日战争赔偿条文,并没有经过中国人大的批准。按国际惯例,国家间重要条约没经过议会批准的不能生效。人民政府要站出来替受害者们说话。
我国近几年来有关边界谈判和条约,中国都是吃亏的。如中俄划界,要回了半个黑瞎子岛,却让沙俄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成合法的了;中越划界,北部湾中间的白龙尾岛原本是中国的固有领土。20世记5,60年代胡志明向中国提出借去作物资中转站用,中国答应了。在北部湾划界中,本应要越南归还才对呀。可痛心的是我们莫名其妙地让给了越南。这样,北部湾本应归中国的三分之二海域就让越南占了一半以上了。为什么?中国外交部啊,切莫忘记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亚洲司司长崔天凯呵,你切莫忘记国耻和民众的声音!不论是东海还是正在谈的中印边界,谈不成就拖着。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历届反动政府都没有承认,我们这一代决不能承认啊!已拖了几十年了,再拖几年有什么关系?等中国强大了,许多事情要好办得多。中国有13亿人,可除去江河湖海和沙漠,能生存的空间并不大,在关系到领土这样的国家核心利益上,一定要慎之又慎!要倾听人民的呼声,千万不要急于划界,不论是海界还是陆界。否则将后患无穷,愧对国人和子孙!
日本外务省日前宣布,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将于10月8日访问中国。
首先,在通常意义上,安倍晋三属于“鹰派”,是日本的保守政治势力的代表,也是日本真正意义上的新生代领导人,他的很多政治主张与中国相差甚远。比如,修宪、历史观、入常、扩军、要做国际规则制定者等等。。。。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安倍对中国的态度却又是在不断改变的。比如,安倍是靠对北朝鲜强硬起家的一个政治家,早几年,曾对日本NHK电视台播放正确反映历史观的纪录片而强烈阻挠,当上首相后,也曾几次就靖国神社问题对中国的硬强态度提出批评。但自从成为自民党干事长开始,其对一些敏感问题的态度逐步缓和。
    第一,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安倍晋三不承诺进行参拜。第二,在历史观上,安倍一改以前的态度,认为日本无需改变在历史上已经做出过的,对历史问题的表态(指90年代村山首相的书面道歉)。第三,对于台湾问题,立场向中国接近。在其任自民党干事长期间,台湾国民党要员曾访台湾受安倍接见,安倍明确向其重申,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机遇,但台湾问题是东亚安全隐患,希望看到台湾政坛内斗不至于发展到威胁两岸和平的地步。第四,立足于恢复因小泉纯一郎而被破坏的两岸政治关系。虽然从主要政见方面,安倍与小泉系出一脉,但在恢复中日关系方面,安倍要明显积极得多。因为没有参靖的政治障碍,所以安倍要与中国沟通要容易得多。
一个不一样的安倍。
从国内的主要学者的判断来看,不少人认为“安倍比小泉更右、更糟。”但我们在安倍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与中国积极的东西。90年代,安倍还是一个年青议员时,曾参加议员访华团访问中国,作为当时还并不起眼儿的年青议员,安倍主动找中国的日本问题专家攀谈,希望能了解中国对其个人的态度和看法,并请教中日国交的相关问题。当时中国某专家告诉他,虽然中国对安倍晋三本人并不了解,但对于他的父亲、叔父对中日友好所做出的贡献是不会忘记的,安倍当时也对促进两国关系发展做出了明确的表态。进入新世纪,安倍已经成为日本自民党新生代的核心人物,并成为最年轻的日本官房长官。今年上半年,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访庞大代表团访问日本,在接待酒会上,安倍又主动找到薄熙来,说“希望我们这一代所做出的成绩,能超过我们的父辈。”安倍的潜台词是在说,希望自己跟薄熙来的政治成就和两人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能够超过他们的父辈安倍晋太郎和薄一波。安倍当选自民党总选、日本首相后,又主动发言提倡恢复中日关系,并在对台湾问题的表态上,声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日本要以中日之间已经达成的的三个历史性文件、并以东亚和平稳定大局来处理台湾问题。这样的表态,被台湾媒体称为“为迎合中国而抛弃台湾”。安倍与中国的水下外交管道,早在安倍当选自民党干事长时就已经开始,安倍的得力助手中川秀直在此期间曾两次访问中国,建立起了相当顺畅的沟通渠道。正是因为这些承诺,才促成了安倍上台仅仅月余,就快速访问中国的结果。日本战后历任首相,其首访国都是美国,而安倍却选择了首先访问中国,这不仅仅是一种政治的表态,而且也是安倍政权急于改善中日关系的迫切性使然。
安倍是第一位在二战后出生的日本首相,其从政11年就成为日本首相,在日本也是时间最短、最年轻的日本首相。安倍的上台,标志着日本政坛一个时代的结束。老人政治、派阀政治将走向极点,而新生代将走向前台。日本政治的新生代,有朝气、有魄力,做事不遵循传统,但这些政治新贵们的行事方式,却有诸多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中国对日本政治的新一代也缺乏足够的了解,中国的新一代政治家与日本的新一代政坛人物之间也缺少当年老一代之间的友谊基础。所以,如何与日本新生代打交道,其实对于中国的对日外交来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
    如明年众议院大选不出意外,安倍会成为即小泉之后的又一个长期政权。因为中日关系的重要性,中国应该把对日外交主要放在与安倍政权打交道上。10月8日,安倍晋三就要访问中国,目的是与中国领导人讨论横亘在中日两国之间的以靖国神社问题为代表的历史问题。安倍不承诺参拜靖国神社为两国高层对话提供了前题,但两国的历史问题依然复杂,远不是通过一两次高层见面就可以解决的。但高层恢复直接对话,又为缓和两国历史歧见、发展经贸易关系提供了重大的契机,是两国关系恢复发展的转折点。经过小泉政治五年来的经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日关系合则两利,对立并不符合中日两国的共同利益。
    日本的外交重心是以日美关系为基础,这一个客观事实暂时还无法改变。但中日两国的合作前景依然巨大。比如,在国际能源开发、环保技术的应用、朝鲜半岛问题、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前景等方面,两国的合作和共同进退具有重大的意义。
    日本现在又处在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首先是日本右翼势力在国内的不断抬头、影响力越来越大;其次是台独势力对日本政治人物的长期拉拢、以及日台势力的不断合流;再次是美国不断给日本放水,要求日本成为扼制中国发展的桥头堡。而另一方面则是中日经贸易关系的相互依存不断提高,以及日本新一代领导人对于改善中日关系的迫切心态。中国目前的主要任务一个是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是台海的稳定和平。在这两大历史任务面前,日本都是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的第四代领导团队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对于中日关系的发展自然也知其利、晓其害。如何扼制日本右翼与台独势力合流,如何不让日本成为干扰和阻障中国发展的不利因素,如何利用日本政坛上对中国有利的积极因素,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
    中国的周边稳定需要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台湾问题中日本因素也是举足轻重、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同样需要包括日本在内的外来资金和技术。这些才是中国真正的需要,作为历史问题、东海纠纷,中国需要坚定的立场,但也需要灵活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化解矛盾,一切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而增加推动力、减少阻力而服务。

    所以,安倍访华是一个有利契机,希望两国领导人都拿出诚意,不纠缠于细枝末节上的得失,而本着两国未来发展的大方向,通过这次会面为两国关系的恢复、两国未来在经贸、科技、文化、能源以及国际重大政治问题的合作而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这也是两国人们所乐意看到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杰伦 于 2006-11-20 01:56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长沙论坛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5-5-5 01:38 , Processed in 0.1201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